首页 - 参与单位 - 高校/研究所

高校/研究所


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依托“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”“十二五”期间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(973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支持,突破钛合金、高温合金、铝合金等大型制件高效高精度制造、减小应力和变形、实现柔性氛围防护、保证3D打印组织一致性和制造结合区质量等一系列重大难题,已授权激光沉积制造相关发明专利9项,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。

提出特种能量场融合3D打印技术及基于红外分区的激光沉积制造动态扫描工艺方法,通过实时反馈沉积层面温度分布,运动规划激光扫描轨迹,显著减小沉积过程温度梯度,降低热应力、约束应力和晶格储存能,有效地控制沉积过程零件的变形和开裂,提升工艺稳定性,拓宽工艺窗口。

提出了在位局部热处理的激光3D打印/修复制件的应力消减和组织调整新方法,研制了基于感应加热器、红外热像仪及专用夹具的局部热处理系统,实现了大型制件在位局部热处理;显著降低了残余应力、减小工件变形,保证尺寸精度、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;同时优化了组织,提高了力学性能。

建立全套技术标准和规范:建立3D打印新技术在航空装备应用的全流程性能考核和质量保障技术体系。完成了对3D打印零件试片级基本力学性能考核、模拟件的中试考核及全尺寸零件的综合性能考核,性能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锻造钛合金。建立从试片级试验到全尺寸件综合性能考核、从工艺到装机的全套技术标准和规范,为全行业应用打下技术基础。研究成果已在承力结构件制造、运维方面成功应用,保障了批产和科研进度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

打印典型结构件